33岁陈若琳再破天花板,这一次,她让全红婵和整个泳坛“沉默”了
陈芋汐同样是陈若琳的得意门生。二人搭档女子双人十米台项目,在2023年福冈世锦赛以及2024年巴黎奥运会上均斩获金牌。在巴黎奥运会女子单人十米台的赛场上,全红婵成功卫冕金牌,陈芋汐收获银牌,她们的出色表现让中国跳水队持续稳居霸主地位。此外,陈若琳还负责带练俊杰、杨昊等选手,助力他们在巴黎奥运会男子双人十米台项目中勇夺金牌。
从优秀运动员华丽转身为教练,陈若琳实现了身份的成功跨越,更成为了奥运冠军的教练。这一转变背后,有着诸多不易。曾经作为运动员的她,也曾埋怨教练的严苛,而如今自己成为教练,才深刻领悟到在跳水比赛中,0.1分的差距便足以决定胜负,所以必须从技术到心理,进行全方位的管理与指导。
时光流转至2025年2月,国际游泳名人堂正式揭晓了新一批入选名单。在这份备受瞩目的名单中,跳水名将陈若琳成为了唯一获此殊荣的跳水选手。她不仅是第21位踏入这座名人殿堂的中国人,更是第15位入选的中国跳水运动员。此前,周继红于1994年入选,高敏在1998年获此荣誉,伏明霞于2005年跻身其中,郭晶晶在2016年入选,吴敏霞则在2023年入选,他们皆是中国跳水界的璀璨之星。
国际游泳名人堂自1965年成立以来,一直是全球规模最大的游泳博物馆,且得到了国际泳联的权威认可。能够入选名人堂的运动员,不仅需要在国际赛事中取得辉煌成绩,还需在退役后持续为游泳事业贡献力量。陈若琳无疑完美契合这些条件,她手握五枚奥运金牌,退役后更是培养出全红婵、陈芋汐等一众跳水新星,为中国跳水事业的传承与发展立下赫赫战功。
7月28日,在新加坡世锦赛期间,名人堂举行了隆重的颁奖仪式。陈若琳出席领奖,捧起了属于她的奖杯。值得一提的是,郭晶晶虽然在2016年就已入选,但当时未能前往领奖,此次与陈若琳一同现身补领奖杯,两位传奇人物同框,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此外,田亮也发文送上祝贺,他表示陈若琳的入选让中国跳水的辉煌载入史册,并且田亮还亲自为她颁奖。
陈若琳33岁便入选国际游泳名人堂,这无疑是又一次突破了职业天花板。从赛场上的顶尖运动员,到培养出优秀选手的教练,再到如今入选名人堂,她一步一个脚印,实现了层层进阶,其职业生涯堪称传奇。
然而颇为蹊跷的是,此次成功入选后,全红婵并未在社交媒体上发声庆贺。平日里她算得上是社交平台上的活跃分子,可这次却出奇地安静。或许是因为她正处于休养阶段,巴黎奥运会之后,伤病以及发育期的体重问题一直困扰着她,从最近广东队的训练视频来看,她似乎胖了些许,网友们也因此对她的竞技状态颇为担忧。
整个泳坛的反应同样显得低调。国家队没有发布官方贺词,媒体的报道也仅仅寥寥几篇便没了后续。跳水这个圈子虽小,平日里却颇为热闹,此番却仿佛陷入了集体沉默。有人猜测,全红婵或许在私下与大家有过联系,只是在公开层面没有任何动静。整个泳坛都没有大张旗鼓地进行庆祝,也许是因为大家都在忙于备战世锦赛,又或许是觉得名人堂荣誉更多属于个人范畴,无需搞得轰轰烈烈。
回顾陈若琳的逐梦之路,她出身平凡,毫无背景,完全凭借自身的拼搏奋进。从南通走出的青涩小丫头,一路成长为闪耀奥运赛场的“跳水女王”,而后华丽转身成为教练,成功培养出奥运冠军,直至如今荣膺名人堂。她曾感慨,担任教练远比做运动员更为艰辛,需要周全考虑队员的方方面面。
在培养全红婵时,陈若琳自其于广东队崭露头角时便悉心教导,助力她平稳度过发育阶段,有效规避伤病困扰。对待陈芋汐亦是如此,无论是心理状态的调适,还是技术细节的雕琢,她皆一丝不苟、面面俱到。全红婵在东京奥运会后也提及,陈若琳就像姐姐一般,在饮食、住宿与训练等方面都对她关怀备至。
然而,此次陈若琳入选名人堂后的沉默,着实令人心生疑虑。或许是泳坛内部出现了状况,国家队至今未发布贺词,背后原因尚不明晰。田亮作为前辈发文祝贺,而郭晶晶补领荣誉时,霍启刚也曾发文,称赞她将持续为泳坛贡献力量。
陈若琳入选名人堂后,或许有着与郭晶晶相仿的计划,打算成为国际裁判,在更为广阔的舞台上守护中国跳水事业的辉煌。
体育领域的荣誉总是璀璨夺目,然而荣誉背后,往往是难以想象的艰辛付出,这其中蕴含着诸多深刻内涵。年仅33岁的陈若琳能取得如今的成就,无疑是其实力与坚持的有力证明。但围绕此事的沉默,也在向我们悄然暗示,体育圈子并非表面那般简单,并非所有事情都会公之于众。
多年来,跳水队铸就的辉煌霸业,离不开像陈若琳这样无私奉献的人。他们不追名逐利,一心只为国家的体育成绩拼搏。而以全红婵为代表的新一代跳水运动员,正面临着发育关和伤病带来的巨大压力,在这个过程中,教练帮助她们稳定心态就显得尤为重要。陈若琳的入选,本应是一件值得众人欢庆的事,可如今这般安静的氛围,着实引人深思。
细究起来,陈若琳的人生历程颇为平实。她自幼投身跳水训练,饱受伤病困扰,奥运赛场上勇扛压力,退役之后也未曾赋闲,依旧深耕于熟悉的跳水领域。入选名人堂并非她人生的终点,她还将向着新的目标砥砺前行。泳坛对于她的成就反应平淡,或许是因为中国跳水队实力太过强劲,荣誉纷至沓来,使得大家都有些见惯不惊。然而,对于陈若琳个人而言,这无疑是一份极具分量的认可。期望日后全红婵等弟子能够公开表达对她的认可与敬意,毕竟师徒之间情谊深厚。
陈若琳的价值远非金牌所能尽数彰显。作为教练,她引领着中国跳水队续写辉煌篇章。巴黎奥运会落幕后,她实现了从奥运冠军到冠军教练的华丽转身。荣膺名人堂这一至高荣誉,更是让她在业内的地位愈发尊崇。而她保持的那份低调与沉默,或许是传承自泳坛一贯的谦逊作风,亦或是另有缘由。无论如何,陈若琳一次次突破自我,打破职业发展的天花板,着实令人心生敬佩。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