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龙舟赛

□记者 王吉城

1993年端午节期间,断航多年的沙颍河又热闹起来。在中州路桥下,“金龙杯”龙舟赛盛大开幕。

周口龙舟赛历史悠久,明代已有“翎船竞渡”的记载,其形式与江南龙舟赛一脉相承。但是受种种因素的影响,周口龙舟赛时断时续,并非年年举办。

1993年的龙舟赛规模颇大,靠河各县均派队参赛。比赛历时3天,有赛船16艘、赏标船10艘、彩船20艘、礼宾船和技术服务船16艘,其他船若干,共计80余艘船。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的木匠刘凤喜带领3个徒弟,为赛事制作了12艘龙舟,其制作技艺于2012年入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当年的龙舟赛热闹非凡,比赛期间还举办了全国书画大奖赛、关帝庙建庙300周年庆典、“中华五千年”工程揭幕式及经贸洽谈会。

“金龙杯”龙舟赛让沉寂多年的民俗活动重新走进公众视野。比赛期间,岸边观者如潮,老人指着彩船向孩子讲述“翎船捕鸭”的故事,年轻人为赛船冲刺欢呼。这次龙舟赛取得了巨大成功。

周口人热爱龙舟赛,但是赛事并没有很好地延续下去。举办大型体育赛事不仅体现了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还考验着城市的综合治理水平,周口当时尚有欠缺。

2014年5月27日,中断21年的龙舟赛得以恢复,桨声与鼓声再度回荡在沙颍河畔。由周口市人民政府主办的周口市首届中华龙舟赛盛大启幕,24支龙舟队、484名选手同场竞技。沙颍河上,选手们奋力击水、奋勇争先;沙颍河两岸,人山人海、人声鼎沸,众多周口人共同见证了一场体育盛宴的重启。

此后龙舟赛每年举行,成为传统赛事(新冠疫情期间曾停办)。2025年端午节,第十届中华龙舟赛在沙颍河中州大道桥以东水域精彩上演,再次点燃了城市的激情。

依然是32年前的那片水域,但环境早已发生巨变。当年狭窄的水面如今已被拓宽两倍,能行2000吨级大船;河堤历经改造,如今路面整洁、台阶错落,成为“最美观赛场”;河之南北,南寨历史文化街区与关帝庙历史街区交相辉映,将城市风貌展现得淋漓尽致。

比赛引发的消费热潮,成为拉动经济的“引擎”。随着影响力不断扩大,中华龙舟赛成为周口招商引资的“文化名片”。

从1993年的“金龙杯”龙舟赛到今年的第十届中华龙舟赛,周口中心城区沙颍河上的龙舟划出一道清晰轨迹:民俗活动成长为体育品牌,地方赛事升级为城市名片。正如“苏超”赋予城市活力那样,周口中华龙舟赛也让这座城市在桨声鼓点中,既守住了文化的根,又扬起了发展的帆,推动周口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建设体育周口、健康周口、文明周口作出了积极贡献。②19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