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金砂三李”到谢思埸 汕头跳水后继有人!省体育局向汕头市政府发贺信
汕头是国内开展跳水运动较早的城市之一,早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就开展了跳水运动。金砂小学被誉为“世界冠军的摇篮”,汕头跳水学校与中国跳水队训练基地合并运转的模式与机制更是全国首例。李宏平、李德亮、李巧贤等运动员就是从当时的金砂小学体操队转为跳水运动员的,最终成长为人们熟知的“金砂三李”。
上世纪80年代,尽管训练条件艰苦,但李宏平、李德亮和李巧贤先后捧回了多个世界跳水冠军奖杯。我市的标志性雕塑之一“崛起”,也就是市民俗称的“三身人”,就是以他们为原型所塑造的。
汕头,是一个与跳水之梦紧密联系的城市。李宏平代表国家出战,夺取世界冠军,拉开了中国跳水“梦之队”辉煌征途的序幕。此后,孙淑伟夺得第25届奥运会男子跳台冠军,胡佳夺得第28届雅典奥运会10米跳台冠军和2005年第11届世界游泳锦标赛10米跳台冠军,肖燕娟、池美兰、林媛霞、蔡玉燕等分别在世界级跳水比赛中夺得金牌,汕头跳水队的突出成绩得到了国家体委的高度重视。1992年11月,国家体委正式决定同意汕头市体委建立跳水学校,当年的汕头市跳水学校在全国排第13所,学校寄训于汕头市体育运动学校。
1999年,汕头市投资3.5亿元,在南滨路新建汕头市游泳跳水馆,作为2001年第九届全运会跳水比赛场馆。期间,海滨路人民广场一侧的跳水池也进行改造升级,并被确定为中国跳水队汕头训练基地,国家跳水队多次来汕集训。
今年6月,汕头亚青会筹备工作取得重大进展,汕头市游泳跳水馆升级改造后,绚丽“绽放”。位于汕头内海湾南滨路的汕头市游泳跳水馆由馆区、校区、室外场区三部分建筑群组成,改造后整体布局宛如绽放的金凤花瓣,意喻“繁花似锦”。场馆将承担亚青会游泳、跳水、水球、乒乓球、橄榄球、足球、攀岩、3人篮球等比赛任务,赛后将作为汕头体育产业基地。
从“金砂三李”到谢思埸
汕头跳水后继有人!
来源:汕头橄榄台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