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育新围棋比赛:黑白对弈中的智慧与激情,见证少年棋手的成长之路

围棋少年齐聚无锡 育新杯上演智力交锋

上周六,无锡市育新小学体育馆内弥漫着紧张而专注的气氛。来自长三角地区32所中小学的156名小棋手,正参加第三届"育新杯"青少年围棋锦标赛。这项创办于疫情后的赛事,已成为当地最具影响力的青少年围棋品牌活动。

"去年我输在时间管理上,今年专门做了特训。"来自无锡连元街小学的五年级学生张睿,边整理棋盒边告诉记者。他的父亲张先生透露,孩子为这次比赛每天坚持做30分钟"读秒练习"。

特殊赛制培养综合素质

与常规赛事不同,育新杯独创"三阶段积分制":前两轮采用传统计时,第三轮则要求选手在落子后需用30秒阐述计算思路。赛事裁判长王建国解释:"这既考验棋力,也锻炼表达能力,我们培养的是全面发展的棋手。"

现场观察到,不少小棋手对局时会突然停下记录棋谱。原来这是组委会特别设计的"棋局日记"环节,要求选手标记关键转折点并写下思考过程。这种创新形式获得中国围棋协会副主席常昊的点赞:"把复盘环节融入比赛,很有教育智慧。"

组别 冠军 特色表现
小学低段组 陈雨桐(无锡育新) 使用新型AI定式
小学高段组 李泽昊(苏州平江) 逆风局翻盘率100%

围棋教育的"无锡模式"

赛事期间,组委会特别设置了家长观赛区,通过大屏幕直播重点对局,并配备专业解说。来自上海的心理咨询师吴敏发现:"很多家长不再只关注胜负,开始欣赏孩子的决策过程,这种转变很有意义。"

育新小学校长周明华透露,该校将围棋纳入校本课程已有八年,每周三下午的"围棋+"跨学科课程最受欢迎。"数学老师讲征子计算,语文老师分析围棋典故,体育老师则教坐姿与呼吸法。"这种创新教学法,使该校连续三年包揽市级赛事团体冠军。

夕阳西下,颁奖仪式上响起的不仅是掌声,还有小棋手们稚嫩却坚定的宣言:"明年我要下出更漂亮的棋!"这或许正是围棋教育最美的回响——在方寸棋盘间,播种智慧,收获成长。

热门